經濟學的物價供需理論中認為,物價越低,需要量會越高,用這麼原則套用在就業市場上,我發現倒有顯著的效果。


記得年初剛離開人事複雜的公司後,轉投一間讓自己暫存的新公司,想在這過渡期裡繼續尋找更適合的工作,所謂適合是工作內容、薪金都成正比,做得少賺得多對我來說不能成立,因為今天省力,省下來的不見得他朝又能派上用場。與此在這過渡期裡有第一次機會。


機會來了,傳來風聲說薪水一定有一萬二千元,心想雖然比不上之前的公司,但是比現在的多一點也不錯,而且有人說「肯定有一萬二」。跟對方傾談過後,彼此誠意可嘉,我的經驗完全付合他們的需求,他們也急需用人,我也想一拍即合在要求待遇上寫上一萬二千元。然而誠意並不能當飯吃,還是金錢最實際,對方用誠意邀請我加入,而薪水上說調到九千元,還說努力加到一萬元,如此這般的轉變當下實在難以接受,更覺得傷害了彼此的誠意,而在彼此的需求同樣高的情況下,價格真的下降。


經過一次經驗,我發現誠意不可以百分之百付出,也繼續等待再來的機會。


大約在兩個月前另一個機會再次出現,這次同樣說有一萬二千元,這次面試要應付三個急著下班的人,更在面試過後才讓我慢慢地填資料,心裡知道這次又是一萬二千元,我堅持這份誠意寫上同樣價位。這次沒有即時的答覆,而在陰差陽差之下,我的一位舊同事也去應徵同一個職位,因為她剛失業所以需求比我高,面試下來的結果是大家都等了超過兩個月,而地也找到了新工作。在昨天,她打電話來問我,對方有沒有再找我去面試,因為她接到電話請她去作一次筆試,頭殼上空立刻冒出好幾個問號,因為我們在工作的經驗和背景上有很多的類似,所以奇怪這次機會的差別在哪裡。


後來我問「妳的要求待遇是多少?」,她說出了比我知道的要低個幾千元的價碼,而我也告訴她這是很關鍵的一點,試想想在質量相約的情況下,有兩個蘋果讓你選,你一定選個便宜的,於是這又應驗了經濟學上的需求定律。朋友說:「價低者得」,原來人定下貨物的供需理論,最終落得付諸人身上,哀哉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