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的賽果我只能說,感動ing!

 

西班牙!不枉我默默地支持了這支球隊這麼多年啊!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告別暴雨,這兩天天氣超好的!昨天一日外景後,今天去了港島一日遊,先到中環蓮香歎個懷舊港式飲茶,就去山頂全完與陽光玩遊戲。



太陽很大,天空很藍,受著風神的外圍影響煙霞大了點,不過還是能清楚地看到維港兩岸的景物,很久沒有這樣與大自然親密地接觸,在凌宵閣和山頂廣場兩邊遊晃一輪後,我好奇地想找回小學時候曾經跟學校出遊走過的山頂徑,時隔太遠的關係,先走錯了芬梨道一小段,再回到太平餐廳旁邊的山頂道,沿著晨運徑走了2800米。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某天,午餐後回公司的路上,曾經行人天橋,迎面而來一位穿藍色襯衫,打領帶的先生低著頭匆匆走過,他,很眼熟,沒有招呼但是一種感應!他是僑大第一學期同桌吃飯的丙組五班同學,在海盛路上第一幢大樓上班,我們就在路上相遇了。

某天,我剛進無記不久,一張張僑大熟悉的臉在眼前出現,資料撰稿、編導、助理編導...一時間無記成了我們的同學聚腳點!

某天,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辦公室裡,一個熟悉的體形,是隔壁乙組六班的林同學,他厚厚的腹部脂肪是大家冬天手部取暖的保溫袋!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六月‧雨水



從乾物女、腐女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記得自己喜歡的偶像生日是很正常的事,但並非必要。隨著年紀漸長,依然有很多喜歡的偶像,而且不斷地遞增,但要再記得偶像的生日、星座、喜好等等等等,是非必要又記不起來了,只有當時年輕的腦袋記得住。


繁忙的外景工作,一組接一組,今天來到中環某家店裡拍攝,忙著跟攝影師溝通,店裡的復刻收音機傳來"抗戰廿年",我還是一貫的特大反應,眼看老闆就說"今天家駒生日喎!",因為訪問收音的關係,他說要不要關掉,我趕忙說"不用!不用!"。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曲:周杰倫 詞:方文山

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妳初妝
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960及1970年代出生一代的速成文化。 「X世代」性格多疑又反叛,可一轉眼,他們今天都逐漸步向中年了,接手的是Generation Y,「Y世代」,也就是1980年以後出生的一代。路透社的報道說,他們不好惹,而且有「X世代」的父母撐腰,更讓人頭痛。


報道說,英國大學生僱主聯會最近發表的調查顯示,僱主認為「Y世代」的僱員自信、上進、熟悉科技,同時卻也過分自我中心、善變、貪婪。調查還發現,兩成多的機構找不到適當人選,空缺創出10年新高,無奈下唯有在海外招聘。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昨夜在冰冷的辦公室後期製作室裡忙得頭昏腦脹時,新聞台秉持一貫作風,每個工作間必有24小時新聞頻道播放,後製室裡有我必要看的節目畫面,也有我應當關心的悼念六四新聞,今天同學問我還記得嗎?我沒有忘記。



十九年,今年的六四也正是當年的五月初一,燭光依舊,那一幕父母長輩通宵韃靼守著電視機,經歷過文革的中年人淚流滿面;小學生的我被帶著參加遊行;內地來香港的同學在書帶肩帶上用立可白寫著"不自由、毋寧死"...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一年前,從紅磡起飛,離開地球表面,事隔一年,五月天回到香港博覽館舉辦唯一的回到地球表面終極場,一年人事變幻,不變的是現場萬多樂迷的歡呼聲與歌聲,我們國語唱得好、台語更是進步不少,每次聽我們唱"憨人"、"垃圾車",他們都是微笑著臉,一年前的難以置信到今天看似欣慰的表情,不得不佩服說台語比廣東話容易學!

這次回到地球表面,唱的都是一些比較屬於地球的歌,但往日的主打歌不多,都唱些比較sidetrack的歌,還有他們為不同歌手創作的歌,阿信唱"洋蔥",唱得比楊宗緯好,不悽涼而多了幾份搖滾味道。而且全場五月天的歌迷都會唱楊宗緯的洋蔥、品冠的哪些女孩教我的事,最新的小太陽和小石頭的呀咿咿呀呀,大家站滿全場,encore兩次,答謝五月天這一年來的現場演出,最後一次encore唱憨人和離開地球表面,螢幕上沒有打出歌詞,博覽館內的座椅都被我們的雙腳佔據了,老實說聽憨人很多時候我都很感動,最後的最後,與一年前一樣,大家都不願離開,直到士杰出來收結他才離開。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近代的創傷總掩蓋不了柬埔寨輝煌的過去,有些人未必了解或想知道赤柬的一切,到柬埔寨不能只有吳哥,吳哥在現在的柬埔寨不是一個地方,明確的地點是在暹粒,距離首都金邊六個小時車程的暹粒,這個被選定的旅遊重地,比我想像中的現代化很多,至少我們入住的四星飯店,全以紅木裝潢就沒有令我失望,酒店附近盡是博物館和音樂廳,幾近都市的設計未必今人相信這裡是窮的國家。柬埔寨的富有,一切都在1861年開始。

很多人知道吳哥窟是在掩沒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下四百多年,在1861年被一位法國探險家所發現的,但更精彩的是(導遊說的),這位法國人也絕非無意中發現驚世的遺跡,而是他看過了中國元朝世初時期一本由周達觀所寫的《真臘(納)風土記》,尋找失落的吳哥王朝的念頭由此起,當年來到柬埔寨的法國人聽說是追捕野豬而掉進樹林內,從而被他發現了吳哥王城,可惜他只看了王城一磚一眼,當他付錢請人來發掘時,就被殺了,如果把這些都結合起來,又是一齣不錯的電影題材了。無論法國大師的目的為何,他總是為世人發掘了一處文化寶藏,由衷地該謝謝他,讓我這兩年來有一個目標要實現。

吳哥王朝是柬埔寨最輝煌的時期,當時國土偏及今日的泰國、越南、寮國及柬埔寨,高棉民族篤信宗教,國力越盛興建的寺廟就越多,當時作為首都的暹粒小計也有過百間寺廟,按不同的國王有不同的風格,不變的是龍、仙女都必然在建築物中出現,而現在大家熟悉的四面佛,據講最早也是吳哥王朝一位王帝,按照自己容易雕刻出來,象徵喜怒哀樂的四面神,在吳哥城內也處處可見四面神。

Little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